簡介
本書針對兩岸與日本在民法學理論及實務上深具研究價值之議題進行研討。論文議題概分為契約法、侵權行為法以及物權法等三大領域。
在契約法領域,研究議題涉及解除權之效力、財產權之本旨、契約之行政監督、僱用人之保護義務以及臺日民法近期之修法動向等。在侵權行為法領域,除探討大陸侵權法制之變遷外,主要則集中於慰撫金相關問題之討論。最後,於物權法領域,一方面在挑戰無因性理論;另一方面則在構築公寓大廈修繕費用分擔之機制。
章節
- 尋找東亞模式的民法 蘇永欽(p.v)
- 作者簡介(p.vii)
- 第一編 契約法(p.1)
- 解除效果折衷說之評論 崔建遠(p.3)
- 財產權的三維價值──論財產之於人生的幸福 易繼明(p.51)
- 行政審批與權利轉讓合同的效力 蔡立東(p.79)
- 僱用人保護照顧義務之具體內容──與勞工安全衛生法的關係之比較法觀察 徐婉寧(p.107)
- 日台民法学比較と近時の改正論議の問題状況 吉田邦彦(p.137)
- 日台民法學比較及近期修法動向 吉田邦彦著、李玉璽譯(p.161)
- 第二編 侵權行為法(p.185)
- 中國大陸當代侵權法制的變遷與發展──以2010年《侵權責任法》重點解讀為契機 龍衛球(p.187)
- 中國大陸精神損害賠償概念的論證──從法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角度談起 王冠璽(p.243)
- 民法上之慰撫金與名譽權之侵害 王千維(p.269)
- 第三編 物權法(p.341)
- 三階段物權變動論──以不動產買賣為中心 陳永強(p.343)
- 公寓大廈共用部分修繕費用分擔問題之初探 吳瑾瑜(p.367)
FB留言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