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印度最著名的佛學院之一──孟買佛學院,它不同於其他佛學院的最顯著之處是,在正門的一側,還另開了一個小門。這個小門只有一百五十公分高、四十公分寬,一個成年人要想過去必須彎腰側身,不然就只能碰壁。
事實上,這正是孟買佛學院給來參拜的人們所上的第一堂課。每一位新來的人,教師都會引導他到這個小門旁,讓他進一次。顯然,所有經過的人都是彎腰側身進入的,儘管有些人認為有失禮儀和風度,但是穿過此門,就可以步入此行的殿堂。
教師教導他們說,大門當然出入方便,而且不失風度。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要出入的地方並不是都有著輝煌、壯觀的大門,或者很多時候大門並不能讓你隨便出入,這個時候,你只有學會了彎腰和側身,暫時放下尊貴和體面,才能夠出入。否則,有很多時候,你就只能被擋在院牆之外了。
應承認,挺直腰板走路,是一種面對困難和挑戰的態度,是在必勝的信念下,對事情做出的理智分析和理解後的一種承擔,它是深藏於我們每個人心中的一台強力發動機。當你在人生的低谷之中茫然前行之時,當你在事業的轉彎之際心神遊移之時,它都會適時而嚴厲地叩響你心中的那面戰鼓,鼓舞你繼續堅毅地走下去,直到成功。
當然,不是所有的事都能按照我們個人的主觀意願和客觀努力而事隨心願。在人生的奮鬥途中,我們的「堅持」可能就會成為「堅強」的象徵。這時,就需要我們做出這樣的反思:我們遠行的方向是否正確,即便正確,我們所持力量的趨向是否適當。也就是說,直腰走路的姿勢是否能完全帶來意料之中的必然結果。
講到這裡,也就牽涉到了本書的主題。道理很簡單,人走路,直走不行,就請你想辦法繞過去。一個人如果過分方正,死要面子,放不下架子,勢必就如生鐵一樣,一拗即斷。
彎腰雖然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經常會遇到需要彎腰的時候。可以這樣理解:彎腰是一種處世態度;彎腰是一種交際策略;彎腰是一種迂迴生存之道……在這裡,我們暫且視彎腰是一種人生哲學,但這絕不意味著引導人們去做那些沒有原則的謙謙君子。
彎腰走路,你會發現你行動的腳步可能過急,可能太歪,可能不妥;彎腰走路,你會穿越人生奮鬥歷程之中的一道又一道門檻;彎腰走路,你還可能有運氣採摘一朵開在路邊的清雅蘭花。
章節
- ‧ 前言 ‧ 知進退,自求多福(p.5)
- ‧ 第一章 ‧ 交際法則(p.11)
- ‧ 看輕自我(p.12)
- ‧ 多替對方設想 (p.16)
- ‧ 與批評你的人交朋友 (p.20)
- ‧ 讓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p.24)
- ‧ 先人後己講義氣(p.29)
- ‧ 寬厚仁愛不圖回報(p.34)
- ‧ 退後一步天地寬(p.38)
- ‧ 培養謙虛的品格(p.46)
- ‧ 適時隱藏鋒芒(p.54)
- ‧ 學習面對嘲諷(p.58)
- ‧ 有理也需讓三分(p.63)
- ‧ 包容才會得人心(p.68)
- ‧ 屋簷之下要低頭(p.71)
- ‧ 忍一時,求遠利(p.75)
- ‧ 第二章 ‧ 愛情法則(p.79)
- ‧ 努力演好自身角色 (p.80)
- ‧ 給愛一個容器(p.86)
- ‧ 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愛人(p.92)
- ‧ 付出耐心改造伴侶(p.98)
- ‧ 留足男人的面子(p.104)
- ‧ 分享愛人的嗜好(p.111)
- ‧ 主動向對方敞開心扉 (p.116)
- ‧ 適時切換身份(p.119)
- ‧ 幫助丈夫卸下「夾板」 (p.124)
- ‧ 寬容是首最美的情歌 (p.130)
- ‧ 忽略小節取其大(p.135)
- ‧ 逆水行舟,可進可退 (p.140)
- ‧ 屈身可獲水晶之心(p.146)
- ‧ 第三章 ‧ 快樂法則(p.153)
- ‧ 不為明天放棄今天 (p.154)
- ‧ 不為小事煩惱 (p.159)
- ‧ 享受減法人生 (p.163)
- ‧ 學會嘲笑自己 (p.167)
- ‧ 善用「幽默」這張牌 (p.172)
- ‧ 苦樂全憑自己判斷(p.178)
- ‧ 少欲望,多幸福 (p.183)
- ‧ 一無所有最自由(p.189)
- ‧ 不為賺錢而活(p.195)
- ‧ 在施與受中獲得滿足(p.200)
- ‧ 歇一歇又何妨(p.205)
- ‧ 欣賞日出日落(p.209)
- ‧ 寬容是與人交往的潤滑劑(p.213)
- ‧ 減少爭論的可能性(p.217)
作者簡介
FB留言
同作者書籍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