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內容簡介
工程承攬契約雖然十分常見,但多數的承攬契約卻是從訂約的那一刻起,問題就層出不窮。有時麻煩出於簽約之初,雙方並未約明彼此的權利義務關係,又或者簽了一份洋洋灑灑數百頁的合約書,等到告上法院,竟找不到可資解決的有力方案!如果加上承攬的是政府公共工程,那就非得由法律專家為您四兩撥千金不可了!
章節
- 自序(p.5)
- 第一篇 承攬契約基本概念(p.15)
- 承攬契約是否屬於「要式契約」?(p.16)
- 承包商對於工程風險應有哪些認識?(p.18)
- 工程承攬契約須有保證人嗎?(p.20)
- 工程款的請求權可以讓與嗎?(p.22)
- 何謂「衍生性損害賠償」?(p.24)
- 承攬報酬之請求權自何時開始起算?(p.26)
- 承攬人工作完成遲延,定作人是否當然可以解除契約?(p.28)
- 定作人對於承攬契約應負什麼義務?(p.30)
- 保證人代為繼續履約,原承包商是否仍為承攬人?(p.32)
- 次承攬人能否向定作人請求承攬報酬?(p.34)
- 工程承攬契約應包含哪些條款?(p.36)
- 第二篇 承攬人之權利與義務(p.39)
- 定作人之使用人亦有過失,承攬人對其自身造成的損害,能否主張過失相抵?(p.40)
- 承攬人於何種情形的工期展延,可請求定作人給予補償?(p.42)
- 遭遇「異常的工地狀況」,承包商能否請求調整工程費用?(p.45)
- 承攬人工作遲延時,有何法律責任?(p.49)
- 工程承攬驗收後的保固責任如何?(p.51)
- 定作人對「瑕疵擔保請求權」的應有認識(p.53)
- 承攬人使用未符約定品質的材料,定作人能否對其扣抵違約金?(p.55)
- 營造商施工造成鄰房受損,可否由營造工程第三人意外責任險予以理賠?(p.57)
- 第三篇 政府採購基本概念(p.59)
- 採購契約的契約文件應包括哪些?(p.60)
- 一般政府採購契約會有哪些內容?(p.62)
- 廠商訂立採購契約,應注意哪些法律問題?(p.65)
- 承包商如何執行公共工程合約?(p.67)
- 如何提升公共工程品質及減少其爭議?(p.69)
- 第四篇 政府採購之招標、決標(p.71)
- 機關辦理特殊或巨額採購,可以任意規定投標廠商的特定資格嗎?(p.72)
- 政府機關採購限定投標廠商資格,不得導致不當限制競爭!(p.74)
- 參加政府採購的廠商在何種情形下,會被認定為「不良廠商」?(p.76)
- 政府採購法容許哪些決標方式?(p.78)
- 投標廠商之押標金不足,其投標行為的效力如何?(p.80)
- 「投標須知補充說明」如與「投標須知」牴觸時,要以哪一規定為準?(p.82)
- 廠商如容許他人借用本人名義或證件參加投標,有何法律後果?(p.84)
- 廠商延誤履約期限,一定會被列為「不良廠商」嗎?(p.86)
- 廠商投標且得標,能否以「錯誤」為由撤銷投標的意思表示?(p.88)
- 依政府採購法辦理招標,其開標有何限制?(p.90)
- 政府採購招標的法律性質如何?(p.93)
- 採購機關對廠商拒絕往來的通知是否為「行政處分」?(p.95)
- 收受賄賂讓廠商得標,公務員、廠商各該當何罪?(p.97)
- 公務員明知廠商押標金不足仍讓其得標,該當得罪?(p.99)
- 第五篇 政府採購之履約(p.101)
- 廠商向工程採購機關索賠,應有哪些認識?(p.102)
- 履約保證金可以請求部分返還嗎?(p.104)
- 得標後、簽約前因契約樣稿發生爭議,能否申請調解?(p.106)
- 政府採購中,廠商可否以豪雨成災為由,向定作人請求延展工期?(p.108)
- 廠商可否以瞬間暴雨為由,請求定作機關准予延展工期?(p.110)
- 政府採購中,廠商能否以地震及定作人未取得建照為由,而向定作人請求展延工期?(p.112)
- 鋼鐵價格大漲,能否向定作人請求調整承攬報酬?(p.114)
- 政府採購中,廠商以砂石漲價為由向機關請求補償,是否於法有據?(p.116)
- 承包商完成之工程與合約尺寸不合,是否應負違約之責?(p.118)
- 「招標公告」與「招標文件」就履約期限規定不一,得標廠商該怎麼辦?(p.120)
- 機關要求廠商停工,承包商能否就停工損失請求補償?(p.122)
- 承包商延誤工程進度,其下包廠商要如何自保權益?(p.124)
- 民間監造人圖利廠商,是否會遭追究刑事責任?(p.126)
- 承包商遲延履約,連帶保證廠商有何法律責任?(p.128)
- 定作人不履行協力義務時,承攬人該怎麼辦?(p.130)
- 第六篇 爭議與仲裁(p.133)
- 如何判斷當事人是否有「仲裁協議」存在?(p.134)
- 廠商對於仲裁程序應有哪些認識?(p.136)
- 廠商透過仲裁所取得的仲裁判斷,有何效力?(p.138)
- 採購契約如何訂立仲裁條款?(p.140)
- 公共工程的爭議一定要透過「仲裁」解決嗎?(p.142)
- 仲裁機構的仲裁庭有酌減違約金的權利嗎?(p.144)
- 仲裁實務上,承攬人要求展延工期並請求補償的請求權,其消滅時效為多久?(p.146)
- 未依約定期限提出仲裁申請,仲裁機關能否受理?(p.148)
- 承攬契約報酬請求權在何種情形下發生時效中斷?(p.150)
- 承包商遲不開工,所繳交的履約保證金是否會遭到沒收?(p.152)
- 承包商與採購機關間所生爭議的仲裁,可以適用「衡平原則」嗎?(p.154)
- 完工逾期受罰,廠商可否要求酌減違約金?(p.156)
- 承攬人主張定作人違約,必須注意蒐證!(p.158)
- 承包商提出估價單,就可作為向定作人請求承攬報酬的依據嗎?(p.160)
- 承攬工程發生爭執,要如何解決?(p.162)
- 利用督促程序請求工程款法律須知(p.164)
- 承攬人之債權人欲扣押承攬人對定作人的報酬請求權,定作人該怎麼辦?(p.166)
- 第七篇 附錄(p.169)
- 民法債編「承攬」條文(p.170)
- 政府採購法(p.174)
- 投標廠商資格與特殊或巨額採購認定標準(p.202)
- 採購契約要項(p.208)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 台大法學士、台大法學碩士、台大法律研究所博士班研究、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
●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永然地政士事務所、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永然兩岸法律事務中心、永然法律研究中心等創辦人;財團法人永然法律基金會董事長
● 曾任教:淡江大學、輔仁大學、文化大學、銘傳大學、國立體育學院
● 聯合報、中國時報、工商時報、經濟日報、中華水電冷凍空調雜誌、稅務旬刊、投資情報周刊、貿易商情、爽報、台商張老師月刊、太平洋日報法律專欄主筆
● 曾任中廣公司、漢聲電台、復興電台、中央廣播電台及佛光衛視法律專欄主講人
● 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內政部營建署法律顧問、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法律顧問、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兩岸經貿交流權益促進會理事長、陸委會台商張老師、台北市政府市政顧問、行政院退輔會法律顧問、海基會財經法律顧問、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常務理事、財團法人王月蘭慈善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財團法人王永慶先生教育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
● 台北科技大學兼任副教授
FB留言
同作者書籍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