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歷史悠久的禪文化,正如一本包羅萬象的書,揭示著宇宙萬物的規律。有史以來,許多人去研究它、參悟它,就是希望能從禪中得到更多的哲理(即「道」),警醒後人。
何謂「道」?
狹義地講──「道」是從禪中悟出的一些精華思想;廣義上講──「道」是虛空之間的一切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的本源,也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總法則。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難以言說的,能說清楚地就不是「常道」。「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就是這樣一種似無而有、似有實無的東西。可以說,人生完全被包含在這個「道」之中──人生處處流露著禪機,只要能全身心地投入進去,處處都可以領悟到禪的智慧,處處都可以得到「道」的啟示。
何謂「人生」?
人生,就是這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對於生活應該持有的一種態度。換句話說,就是人生在世,應該怎樣生活?如何立身處世?如何面對紛繁的社會?如何掌握自己的命運?
在生活節奏加快、生存壓力日趨增大的今天,每個人都要承受不同的壓力和痛苦。因此,人們的內心常會有一種惴惴不安的感覺,有時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本書選取了眾多經典的禪學故事,並緊密結合了一些修為較高的名士的理論精心編撰而成。可以說這是一本以禪故事為載體,揭示人生之「道」、洗滌心靈的經典勵志書。
讀者在閱讀它時,能夠有一種清泉流過心間的感覺,它可以清除讀者內心眾多的煩擾。更能令那些深刻體會其內涵的讀者,擁有一雙慧眼和一顆慧心,從容應對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困惑、煩惱和心理障礙。讓廣大讀者的人際關係更和諧、家庭更和睦、工作更順利、心情更舒暢。
章節
- 前言(p.7)
- 第一章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p.13)
- 1.只恨剩一文(p.14)
- 2.梨打痢頭(p.16)
- 3.佛印吃魚(p.19)
- 4.為婦換鼻(p.22)
- 5.貪 癡(p.24)
- 6.貧人燒衣(p.26)
- 7.懂得欣賞(p.29)
- 8.放 手(p.32)
- 9.金 盤(p.34)
- 10.水中的金塊(p.38)
- 11.禮拜六方與禮敬六方(p.40)
- 12.真正的財富(p.42)
- 13.佛祖講佛(p.45)
- 14.適可而止(p.47)
- 15.搖樹葉(p.51)
- 16.仙崖勸架(p.53)
- 17.月亮在看你(p.55)
- 18.沒有牛(p.57)
- 19.快樂的蘭花(p.59)
- 第二章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p.61)
- 1.貧公見佛(p.62)
- 2.心起因(p.65)
- 3.誑語惡報(p.67)
- 4.惡 狗(p.70)
- 5.佛的慈悲心(p.71)
- 6.多頭魚(p.73)
- 7.四錠銀元(p.76)
- 8.浪費的報應(p.79)
- 9.超 度(p.81)
- 10.窮人的故事(p.83)
- 11.和尚與小偷(p.86)
- 12.燈芯將殘(p.88)
- 13.播種快樂(p.91)
- 14.考試落第(p.94)
- 15.捉虛空(p.96)
- 16.佛看病(p.98)
- 17.別人不是我(p.101)
- 18.吃假齋(p.103)
- 19.地獄和天堂(p.106)
- 20.桃水和乞丐(p.108)
- 第三章 漸觀而後頓(p.111)
- 1.領 悟(p.112)
- 2.不要拂拭(p.116)
- 3.打 坐(p.118)
- 4.立即長大(p.120)
- 5.悟(p.124)
- 6.平等對待眾生(p.126)
- 7.參禪修證(p.128)
- 8.牛腹蓄乳(p.131)
- 9.和尚過河(p.133)
- 10.清潔婦人(p.135)
- 11.阿難取水(p.137)
- 12.布金買地(p.139)
- 13.不語禪(p.142)
- 14.模範的弘法(p.144)
- 15.佛陀穿針(p.146)
- 16.驢毀瓷器(p.148)
- 17.攀爬心峰(p.151)
- 18.僧鬼合作(p.155)
- 19.忍辱波羅蜜(p.158)
- 20.釋迦牟尼佛考驗弟子(p.161)
- 21.佛陀耕耘(p.164)
- 22.皮肉骨髓(p.166)
- 23.坐跑兼運(p.168)
- 24.唵嘛呢叭咪吽(p.170)
- 25.箭鋒相拄(p.172)
- 26.鬼逼得道(p.175)
- 27.不識頭銜(p.178)
- 28.心 燈(p.180)
- 29.點燃人生之燈(p.183)
- 30.一滴水(p.185)
- 31.禪師的三個徒弟(p.187)
- 32.良寬勸善(p.189)
FB留言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