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內容簡介
「畫糖」是從清朝流傳至今的手工製糖技藝,在台灣更因為早年糖業的興盛,而興盛一時。你知道為何畫糖要在銅板上製作嗎?
槺榔作的掃帚,為何又被稱為「天地掃」?
台灣原生桂竹製成的蒸籠,為何蒸出來的東西特別好吃?
要用四隻鵝的好毛才能完成一支手工鵝毛掏耳棒,為何讓日本人瘋狂訂購?
三位20出頭的年輕人,因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實地拜訪十三位堅持著傳統手工藝的職人,記錄了每一個認真打拼的身影背後,最真誠的故事。
每一位職人的故事,都是超過半世紀的堅持,憑藉的,
是那份對自身技藝的專注,與對傳統的尊敬。
章節
- 序(p.3)
- 民雄畫糖(p.6)
- 溪口手工麵線(p.16)
- 新港竹藝(p.28)
- 溪口手工竹簍(p.42)
- 朴子槺榔掃帚(p.54)
- 朴子手工蒸籠(p.62)
- 交趾陶(p.72)
- 燕春錫器(p.82)
- 檜木桶(p.90)
- 手工搖籃(p.100)
- 手工棉被(p.108)
- 鐘錶修理(p.120)
- 鵝毛棒(p.130)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陳鈞柏、陳柏翰、林羽凡
畢業於國立嘉義大學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
熱愛這片土地、熱愛攝影、熱愛寫作。
希望用攝影與文字,記錄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動人故事。
FB留言
同書類書籍